分析邮票的人为增值与自然增值
一般,一个新邮品发行之后会经历过山车般的暴涨暴跌,也正是这种现象非常打击邮票收购投资者,经常有人对邮票的价值产生巨大怀疑,然而,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邮票收购投资也一样。
通过一些邮票的增值经历可以总结出邮票投资还是有一定的上升趋势的,邮票价格上下起落时要认真区分好究竟是人为增值还是自然增值,这样才能在邮票投资中找到出路,不会被套牢,其中人为增值和自然增值邮票的市场表现是不同的,只要认清这两种市场表现就会发现二者的含金量是大不相同的,这样有利于选择含金量价值高的邮票。
关于人为增值邮票的分析
人为增值的邮票,多出现在那些发行时间短的编年邮票中,特别是一些发行时间不长并具有较好题材的新邮品种,这些邮票多为一些投资机构和市场庄家进入邮市进行炒作后,导致邮票市价出现较高的虚假上涨,故称其为人为增值。人为增值多指那些发行量并不比同期发行的邮票少,没有经历时间的积累,也几乎没有使用和消耗,而被市场人为高估的新邮或近些年发行的市价过高的邮票。人为增值的邮票最大特点就是涨跌变化快、价格波动大,导致增值不稳定、风险也很大,不宜长线投资;但其具有较强的投机性,适合能够把握市场行情波动,投资快进快出的邮人。
例如,1991年是“J”和“T”字头邮票发行的关门年,1992年开始发行了以纪年方式为字号的编年邮票,而1991年前发行的“J”和“T”字头邮票发行量并不大,但自然消耗的数量却很多;1992年开始发行的编年邮票,发行量增至2000万套、3000万套、4000万套,甚至个别的高达5000万套以上(如“壬申猴”生肖票发行量高达两亿多套),但邮票的使用量却逐年减少,人为消耗也越来越少。无形中使1991年到1992年成为集邮发展的一个“分水岭”,造成这个“分水岭”的关键就体现在邮票的发行量上。编年票发行至今,虽经历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减量举措,但全国的集邮人数也在大量减少,且与1991年前发行的“J”和“T”字头邮票相比,发行量还是要大很多。
关于自然增值邮票的分析
属于自然增值状态的邮票,它们大多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邮票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使用和消耗,致使其存世量减少,存世量与供求关系的动态发展中,价格杠杆起着供需平衡的作用,这样的邮票不断增值是必然的。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集邮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随着1985年以后集邮的普及和邮市的出现,集邮经济的理念也得到了培养和认可。1991年邮市爆发了更大规模邮潮,加之那时邮票的发行量也不大,无形中为日后的增值埋下了伏笔。随后1997年邮市狂潮的出现,使人们参与集邮、投资邮票的热情空前高涨,造成邮票一时的供不应求,邮票市场价格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邮票增值幅度越来越大,使人们看到了邮票的投资价值。由于邮票发行量相对较少,集邮者和投资者的不断增多,邮票大量使用和消耗,致使市价上涨的增值,可称其为自然增值。
自然增值与人为增值有两种不同状态的邮票升值特征,其增值过程各异,市场属性差异更大,当邮市低迷时,自然增值的邮票抗跌性好,人为增值的邮票往往在价格快速下跌后套牢投资者。当邮市上涨行情到来后,自然增值的邮票会稳步上涨,呈现步步走高的特点;而人为增值的邮票可能会面对炒作之后的高价,虽然具有极大大的投资诱惑,但也可能会有很大的伤害。风险和成功总是并存的。
建议邮票收购投资者要了解邮票增值的两种状态,投资收藏时不要被高价诱惑,要理智看待市场变化,把握时机,智慧的面对邮市起伏,此外还要敢于面对失败,往往教训带来的经验会更深刻。
![]() |
![]() |
上一篇:天气现象邮票今日推出
下一篇:解读金银邮票的价值
全国首家邮票钱币收购中心,免费鉴定。 高价收购邮票、纸币、金银币等,收购网是集销售、收购、鉴定、策划、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QQ客服:188756518
电话:010-82960029
手机:15001113788
Email:yp5151@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德胜置业大厦1号楼1011室